測繪技術在服務海洋經濟中揚帆啟航
河北是北方重要的沿海省份,海岸線長487公里。近年來,隨著環渤海地區加速崛起,京津冀協同發展穩步推進,河北省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海洋經濟發展揚帆啟航,蓬勃發展。
經濟建設,測繪先行。河北省地理信息局搶抓機遇,勇于創新,2013年4月17日,河北省海洋測繪高新技術研討會在石家莊隆重舉行,各方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海洋測繪發展大計。河北省渤海測繪管理中心掛牌成立,開啟了河北省海洋測繪的新篇章。
編制規劃奠定基礎
河北省渤海測繪管理中心成立之初,缺少專業人員、缺乏技術支撐,相應資料不全,測繪儀器設備幾乎空白,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面對困難,測繪管理中心一方面向河北省海洋局、省地理信息局請示匯報,爭取支持;一方面挖掘自身潛力,內強素質,選調測繪業務精、創新意識強的人員成立海洋測繪基礎部,大力引進海洋測繪技術人才,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海洋資料,為下一步工作做好儲備;同時組織人員到兄弟省份考察調研,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經過3個月努力,各項工作逐漸走上了軌道。
編制《河北省海洋測繪總體規劃》是渤海測繪管理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項重點工作,對于河北省海洋測繪持續健康科學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渤海測繪管理中心堅持高起點、高站位原則,廣泛深入開展調研,征求專家和各方面意見,反復修改完善,最終確立了“構建河北數字海洋、監測海洋地理國情、發展壯大海洋測繪、服務海洋經濟社會”的戰略方向,確立了在全國率先建成海洋測繪信息化體系,海洋地理信息資源建設與集成應用和測繪整體實力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的發展目標。
事業要發展,項目是帶動。經積極爭取,2013年底,《河北省北戴河海域環境綜合整治與修復示范工程基礎地理信息專題》《滄州近海陸域三維地表模型建設項目》《唐山海岸帶、海島三維地表模型建設》等一批項目相繼啟動,河北省沿海陸域1:1萬數據獲取與更新工作全面展開,摸清全省海洋資源家底工作取得良好開端。
同時,渤海測繪管理中心圍繞全省經濟建設和沿海戰略發展需要,積極開展專項項目服務。2014年,為秦皇島市完成了近海陸域三維地表模型建設、基礎地理信息采集和正射影像制作、秦皇島入海河流流域基礎地理信息采集制作等項目,極大提升了秦皇島市的海洋管理能力和水平。為滄州市完成了近海陸域三維地表模型建設項目,實現了該中心擁有河北省沿海覆蓋最全面、獲取時間最新、精度最高的DOM、DEM和DSM數據的目標。
在此基礎上,中心相繼完成了海域使用權招拍掛基礎地理信息建設、河北省海島測量控制網建設、河北省沿海及沿海區域控制網建設及應用等項目,制作了《北戴河及鄰近海域綜合整治與修復影像圖集》和《河北省海岸線標識影像圖集》,全面提升了全省海洋管理水平,為維護海洋權益、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提供了精準豐富的地理信息服務支撐。
插上科技的翅膀
裝備能力建設是開展海洋測繪的基礎和保障。2015年,渤海測繪管理中心在河北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籌措資金,購置了側掃聲納、波浪補償儀等多臺(套)海洋測量設備和軟件,同時加強人才引進和技術培訓,提升了海洋測繪的整體實力。
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升級,為海洋測繪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渤海測繪管理中心乘勢而上,連續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完成一項又一項實驗,取得一批又一批成果。2015年4月,利用RC-S3水文無人測量船對衡水湖部分區域實施了高精度水下地形測量,獲取了水下地形三維模型和水下地形圖等多項測量成果,實現了全省采用無人船測量技術對水下地形進行數據采集零的突破;6月,使用無人船分批次在秦皇島盧龍縣青龍河部分水域實施了水下地形測量;7月,利用無人船和無人機相結合的方法對唐山市菩提島周邊灘涂和鄰近海域進行了灘涂地形和淺海水下地形測量。通過這幾次試驗,無人船水下測量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各項技術要點和技術規程逐漸成型,為更好地實施海洋測繪積累了寶貴的技術和經驗。
2015年8月,經過技術人員刻苦攻關,河北省渤海地理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建設完成并通過省海洋局組織的專家驗收,正式上線運行。開發人員韓永濤說:“平臺針對河北省海洋、陸地異構多源空間數據的統一集成、管理、應用與服務等多方面需要,進行了二次開發,可以極大提升海洋數據管理和應用能力。”
由沿海陸域向淺海邁進
2016年,渤海測繪管理中心結合國家海洋遠景規劃、河北省基礎測繪“十三五”規劃和全省海洋現狀,經過深入的研究討論,確立了由沿海陸域測繪向淺海測繪的跨越目標。在河北省海洋局和省地理信息局的支持下,河北省近海海底地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北戴河示范項目、海域使用無人機監測示范項目、河北省灤河口海島周邊海底地形測繪、河北省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2016年度)-工作底圖編制等一批項目順利立項。其中北戴河示范項目和灤河口海島周邊海底地形測繪項目的立項,是中心海洋測繪業務真正全面地走向海洋邁出的重要一步,打開了中心獨立開展海洋測繪的大門。
2016年3月,灤河口海島周邊海底地形測繪項目順利展開,標志著河北海洋測繪開始真正走向海洋深處。技術人員克服風浪大、作業環境差、暈船等困難,采用單波束測深、多波束測深、無人船等測繪設備,對15平方公里海底地形進行測繪。項目負責人王治國說:“這個項目的實施,為保護四島及潟湖-沙壩體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和對該區域演變規律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地理信息研究支撐,將極大豐富河北省海洋測繪成果,為海洋資源開發提供更大的服務。”
海洋測繪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和前瞻性工作,對統籌陸海協調發展,準確掌握海岸帶、海島礁和海洋海底的地形、地貌信息,建立從海岸帶到大陸架邊緣,從海島礁、海面到海底地形為一體的藍色海洋國土數字地理空間框架意義重大。河北省渤海測繪管理中心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信心,乘風破浪,揚帆啟航,為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描繪更加精準美好的藍圖!
更多相關
“綠心”保衛戰,地理國情監測立下汗馬功勞
初夏時節,記者走進湖南。從省會長沙出發,沿著城際干道芙蓉路南下,車行十多公里,我們便進入了省內負有盛名的“綠心”地區。這一帶全是低山丘陵,植被茂密、河流清澈、空氣清新,與北面長沙城的“鋼筋水泥...
道路巡檢系統 千尋馳觀介紹
道路智能巡檢系統是千尋推出的輕量型路面自動化檢測方案,本方案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及計算機視覺技術打造的道路智能巡檢系統。系統支持云端檢測和邊緣實時檢測兩種模式。云端模式采用高算力服務器,對用戶巡檢的影...
“南方測繪杯”測繪技能比武大賽順利進行
6月24日,由山東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舉辦的第十六屆“南方測繪杯”測繪技能比武大賽順利進行,參賽選手主要有學院部分同學和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的部分同學。 上午8時,大賽開幕式于逸夫圖書館南側舉...
魔星MG20i助力新建變電站實景三維數據獲取
應用背景 你知道嗎?2020年,總發電量的近5%在電力傳輸中的被電網線損耗了。所以,國家十分重視高壓特高壓輸變電建設,且必須保證建設符合竣工標準并提交竣工圖。 常規測量難點: 常規方式采用單...
低空無人機測繪:高效、精確、廣泛應用的新興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無人機的應用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如今已經不僅僅是軍事和安防領域的專屬工具,而是在民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低空無人機測繪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和采用。作為一種新興的測繪方法,...
RTK設備和CORS網絡的原理和用途介紹
RTK設備的意思是,RealTimeKinematicPositioning,中文翻譯是實時運動學工具設備。RTK設備使用GPS衛星信號載波相位,實時校正GPS位置信息,大大提高了定位和測量精度...
中海達RTK在測繪行業應用的優勢
中海達RTK以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為基礎,融合聲吶、光電、慣導、激光雷達、UWB超寬帶、星基增強等多種技術,已形成“海陸空天、室內外”全方位、全空間的高精度定位產業布局,中海達RTK結合強大的數據采集和后...
為什么思拓力S3A被稱為“RTK界的小鋼炮”?
憶往昔 我扛著心愛的RTK 走進樹林里時 走到房角旁時 走到高壓塔下時 還有在項目檢查過程中 當假裝鎮定的我 點著手簿屏幕時 卻…… 突然死機了…… 難道就沒一款好用又不貴的R...